北约成立于1949年,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对抗苏联及其盟友。尽管苏联早已解体,华约组织也已消失,但北约不仅没有解散,反而继续壮大,至今已拥有32个成员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军事组织。冷战结束后,北约依照原计划开始东扩,接纳了部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和原华约成员国,进一步增强了对俄罗斯的军事威慑。如今,北约几乎已扩展到俄罗斯的边境,除了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外,芬兰也加入了北约,成为与俄罗斯直接对抗的前线国家。
虽然美国一直是北约东扩的主要推手,但现在的美国共和党政府对北约的态度有了变化。美国认为自己在北约的投入过多,但所得到的战略回报似乎不成正比。因此,美国要求北约成员国承担更多防卫责任,尤其是要求它们大幅增加军费支出。特别是在俄乌冲突中,尽管北约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武器和装备支持,但与美国的支持相比,其他国家的贡献显得相对较少,这也让美国不满,认为其他成员没有履行应尽的责任。
展开剩余56%当乌克兰未能如预期那样获得胜利时,美国明显感觉到了压力,逐渐将关注重心转向其他地区。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甚至已将驻欧洲空军司令的职位级别从四星上将下调为三星中将,目前担任此职务的是杰森·海因斯。这一调整表明美国对欧洲的关注度在降低。与此同时,驻日美军司令依然是四星上将,这显示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重心正在上升。
在推动俄乌冲突停火问题上,美国与欧洲的立场出现了分歧。美国希望尽快达成永久停火,而法国等欧洲国家则提出了“停火线”这一方案。美国对欧洲的立场感到愤怒,认为尽管欧洲口头上支持乌克兰,但实际上却让乌克兰失去了更多的土地,这一现象充满讽刺。
从军事角度来看,美国正处于收缩阶段,已无法像过去那样支持全球范围的美军部署。一个显著的例子是美国在动用航空母舰时面临的困难。随着财政压力增大,美国不再有充裕的资源,因此开始对驻欧美军进行缩减。与亚太地区的部署不同,驻欧洲的美军费用全由美国独自承担,无法通过向盟国分摊费用来减轻负担,这使得美国越来越不满,也促使它要求北约成员国增加军费。
发布于:天津市旺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